盡管來到鎮仿佛讓張津銓走進了世外桃源,但他底子無暇在崇山峻嶺間流連忘返。鎮衛生院醫務人員不足,醫療條件也相對落後,張津銓深感責任重大,他迅速調整狀態,不僅積極參與日常的教育查房、門急診治療和當地病防治作業,還自動請纓深化鄉村,走訪調查,全面了解基層醫療需求。在長達近壹個月的作業溝通中,他依據自己所學針對當地狀況提出了壹系列建設性意見,並擬定了鎮中心衛生院的發展規劃、管理制度以及績效考核制度的草案,深受院長韓林林的認可。
隴南市開始繼續強降雨,受其影響隴南市境內發生了多起山洪、滑坡、泥石流等災禍,7縣(區)114個鄉鎮8.7萬人受災,路途、電力、通訊、水利等基礎設施均遭不同程度受損(據新華社報道)。張津銓所在的鎮災情也非常嚴峻,全鎮路途阻斷,電力、通訊皆長期中止,數千人受災。“據當地白叟講,60年了沒見過這麽大的水。”張津銓說,災情往後,當地政府立即建立了暫時安頓點,作為壹名醫師張津銓自然成為了安頓點救援人員。因為此前政府及時發出了預警,所以災禍並未形成人員傷亡,但仍是有不少鄉民呈現了發燒、拉肚子、輕微擦傷等狀況,安頓點的作業也非常繁忙。
因為當地處於山區,村落間隔遠,人口密度小,所以救援難度很大。到了7月26日,因為路途和通訊阻斷不少村莊依然處於“失聯”狀態,此刻剛把安頓點作業理順的張津銓又自動請纓,徒步到這些村莊裏去探查狀況,送醫送藥。山路難行,僅壹個木瓜村來回步行就要8個小時,張津銓壹走就是好幾個這樣的村。“災情面前見真情,我們在鎮上仍是幸運的,那些駐村幹部壹直在壹線,還有鄉醫,他們為了救災長期泡在水裏,腳都起泡了,信息也沒辦法傳遞,太不容易了。”張津銓說。
“這兒的居民以留守白叟居多,民俗特別憨厚。”張津銓說,剛到隴南市時,因為當地居民口音很重,所以張津銓在問診時說的最多的壹句話就是“您慢點說”,現在經過了壹個多月的習慣,張津銓已經根本能與當地白叟正常溝通,用他的話說“聽力根本過關了”。更為重要的是,壹場大災禍拉近了這名青島醫師和隴南百姓的間隔。“我到村裏是來救災的,但鄉民們都會把家裏最潔凈的水給我喝,最好的東西給我吃,這種愛情壹旦經歷了就很難忘記。”
張津銓在鎮衛生院的派駐期為3個月,兩個月後他可能要回到,但壹段已經種下的情緣並不容易容易割舍。“我想著在未來的兩個月裏,我盡可能的幫助這兒的鄉民,即使我不能長期留在這兒,以後有機會我還會爭取,再來隴南。”張津銓說。